修女伊德

0

王慧慈

(Ida,2013,黑白,英文字幕,片長80分鐘)

 

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:

單元一: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

單元二:今日香港

單元四:全球化

 

60年代波蘭,初學修女安娜接獲院長通知,說姨母希望安娜發願前,能跟自己居住一段時間。自幼在孤兒院長大的安娜對此大感愕然,但聽從長上吩咐,往找素未謀面的姨母。甫見面,姨母徐徐道出外甥女的猶太人身份,並要求安娜一起上路,找出家人在二戰時的遭遇及尋回遺體安葬。尋找真相的旅程遂展開,兩人的生命從此再也不一樣...

 

安娜與姨母的性格南轅北轍,前者沉默寡言,循規蹈矩,害羞怕事,後者則隨心所欲,不按章法行事,吸煙喝酒,喜歡流連酒吧。兩人初期經常爭執,雖然同處一室,但氣氛異常冰冷,充滿矛盾張力。姨甥關係理應親密,兩人卻形同陌生人。不過,隨著真相逐漸被揭開,安娜開始了解姨母的固執和堅持,彼此的隔膜逐漸溶化,最後和好。

 

影片談及身份、家庭、歷史等嚴肅課題,沒有流於說教,反而帶有點點詩意。採用黑白菲林拍攝,透過冰冷的色調,襯托納粹殺害猶太人的一段傷痛的歷史。女主角(安娜)尋找父母下落及自己的過去,一切看似陌生抽離,彷彿翻閱別人的故事,需要時間去適應和接受,同時亦重新思考終生抉擇。本片對白不多,卻精警幽默,一矢中的:例如姨甥倆爭論耶穌鍾愛兩人當中哪一位;在另一場景,透過人物空洞的讚美說話,諷刺共產政府的偽善。

 

劇中兩名女主角對自己的真正身份(猶太人),各有不同的感受。有關身份與認同,香港人亦有一番體會:1997年回歸前,被英國殖民政府管治的香港人,當然不會自視為英國人,另一方面,他們亦接受不了中國的共產政權,間接抗拒中國人的身份,逐漸形成「香港人」本土意識。根據香港大學於1997年8月底進行的「身份認同感」調查,受訪的五百多名香港市民,接近三成五人認為自己是「香港人」(Hongkonger),少於兩成人認為自己是「中國人」。

 

香港回歸後,中港矛盾陸續出現,當中除了因著中國放寬內地居民來港自由行,國內高消費旅客令香港本土昔日的優越感不再存在,還包括本港名牌店舖涉嫌歧視本地客,內地孕婦來港產子、爭學額,水貨客搶購奶粉及日用品,中國遊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為等等,再加上特區政府的施政表現未如理想,影響市民對身份的認同。香港大學於2014年12月中進行「身份認同感」調查,受訪的一千名香港市民,逾四成人認為自己是「香港人」(Hongkonger),少於兩成人認為自己是「中國人」。

 

影片贏得201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。

討論問題:

  1. 假如你是劇中的安娜,得悉真相後,你會怎樣做?
  2. 影片採取開放式結局,你認為安娜最終會怎樣?
  3. 假如別人問:「你是哪一國籍人士?」你的答案是什麼?
  4. 試談談「香港本土意識」
  5. 試討論中港兩地矛盾日益深化的問題

 

參考資料

香港大學民意網站  http://hkupop.hku.hk/chinese/index.html

修女伊德

No comments